17 April, 2011

上海至杭州火車資訊

http://blog.leezhenyu.com/2010/05/hangzhou-and-shanghai.html

以上網址已過時, 正確應由上海虹橋站坐車到杭州站.

http://www.discuss.com.hk/viewthread.php?tid=14194643\

火車時刻表

http://search.huochepiao.com/chaxun/result.asp?txtChuFa=%C9%CF%BA%A3&txtDaoDa=%BA%BC%D6%DD&sz.x=36&sz.y=14

酒吧資訊

http://www.98st.cn/

郁可唯 - 藍短褲

雖然是內地的選秀新人,不過郁可唯也算得上是一位幸運的歌手。 第一張個人大碟就能得到滾石唱片的青睞,而且滾石唱片對這張名為《藍短褲》的大碟投放的音樂資源還真是毫不手軟,僅僅是那文案上寫出的十位在華語樂壇名氣響噹噹的人物就已經羨煞旁人。 當然在專輯中郁可唯的表現也沒有讓人失望,十一首作品雖然內在情懷,表現的情感內容都各有不同。

郁可唯的唱腔就像是一塊有著很好彈力的彈簧,要童心未泯的《藍短褲》有,要清新甜美派的《小檸檬》有,要少女情懷的《夢想紀念日》也有,甚至是都市女子情懷的《我的心給了你》都有。 郁可唯聲音的可塑性,在這一張《藍短褲》大碟中可謂是得到充分地展現。 但也正是因為如此,在一定程度上又削弱了專輯內外的一致性,甚至模糊了郁可唯的音樂定位。 換句話說,專輯中的十一首作品,每一首都稱得上是流行音樂的典範,每一首都具備著十足的可聽性,但是卻又非完全針對郁可唯的某一特色來打造,更像是一個大拼盤。

當然作為郁可唯第一張大碟,在流行性之外,能通過一張大碟完好地展現出個人唱腔上所有神張力,就這一點來看那麼《藍短褲》也還是一張可取的大碟作品。

15 April, 2011

Tamron AF18-270mm F/3.5-6.3 DiII VC LD Aspherical [IF] MACRO (Model B003)

http://www.dcfever.com/lens/specification.php?id=404

The Vaccines - What Did You Expect From The Vaccines?

榮登BBC每年矚目新秀指標「Sound Of 2011」注目名單第三名的The Vaccines,受到媒體與The Jesus & Mary Chain、The Ramones等重量級前輩與提並論,The Vaccines形容自己的音樂是:「受到50年代的搖滾樂、60年代的Garage和Motown女子團體、70年代龐克、80年代美國硬蕊、90年代至今的流行音樂影響。」經過樂團的融會貫通、取其傳奇的精髓,躍登英倫新世代復古搖滾回歸風潮新寵。

2010年6月成軍的The Vaccines,由先前以藝名Jay Jay Pistolet投效Indie Folk領域的Justin Young負責主唱,加上貝斯手Arni Hjorvar、以黑暗美學,結合哥德搖滾與龐克的Freddie Cowan負責吉他演奏、鼓手Pete Robertson等四位年輕小伙子組成。2010年夏天時發行自製Demo〈If You Wanna〉,讓英國BBC Radio 1知名的電台DJ Zane Lowe驚艷不已,將The Vaccines列入他個人「全世界最讚唱片」名單之中、Clash雜誌形容The Vaccines:「不可思議的表現,令人興奮的樂團」,就連Franz Ferdinand的Alex Kapranos、Mumford & Sons的Marcus Mumford、White Lies和The Maccabees團員,也都成為The Vaccines的頭號粉絲。

成軍不到一年時間就在Columbia Records旗下推出首張專輯《What Did You Expect From The Vaccines?》,由曾與Paul McCartney、Radiohead、Moby共事過的Dan Grech-Marguerat全權掌盤。節奏明快的開場主打〈Wreckin’ Bar (Ra Ra Ra)〉、加上粗獷譟動的〈Blow It Up〉以雙A單曲發行,充滿活力的節奏勾起樂迷瞬間亢奮的情緒,前作更獲選英國青少年影集「Skins」精彩配樂;成名的關鍵作品〈If You Wanna〉,也珍藏其中;榮登BBC Radio 1的「A Playlist」的〈Post Break-Up Sex〉,則彷彿重現The Ramones的美好時光,站上英國單曲金榜Top32;在舒緩靜謐和激動情節交替的〈Family Friend〉結束後,別急著按下Stop鍵,30秒後於同一音軌還隱藏著鋼琴彈奏的〈Somebody Else’s Child〉驚喜加值曲。

Elbow - Build A Rocket Boys!

水星音樂獎、全英音樂獎「最佳英國樂團」榮耀加身,被譽為新生代Radiohead,獲Q雜誌推選為「曼徹斯特版Coldplay」
樂團全員合力擔起詞曲撰寫/製作/混音等大任,創下英國亞軍+美國潛力榜NO.3佳績
再次成功駕馭靈魂感官,提供極具巧思的細膩編曲與感染力強烈的獨特魅力。

08年獲得水星音樂獎肯定、09年抱回全英音樂「最佳英國樂團」榮耀,被美譽為新生代Radiohead,獲Q音樂雜誌推選為「曼徹斯特版Coldplay」的Elbow,結合Prog-Rock / Sad-Core / Lo-Fi風格,充滿復古聲調之餘,飽滿的融合英倫近代搖滾詩篇,迷人柔調中不時穿插剽悍霸氣。能夠秉持獨立精神,又能突破重圍的贏得流行界亮眼好成績,不時受到藝術界的喝采掌聲。

來自UK搖滾聖地-曼徹斯特,由主唱Guy Garvey、吉他手Mark Potter、貝斯手Pete Turner、鍵盤手Craig Potter與鼓手Richard Jupp等五人所組成的Elbow,01年於V2旗下發行首張正式專輯『Asleep In The Back』,NME給予九分近滿分評價,入選水星音樂候選名單。03年的『Cast Of Thousands』,直接衝進英國金榜Top7,讓那些曾經不看好他們的國際公司見識到Elbow的真本領。05年大碟『Leaders Of The Free World』,NME九分、BBC 4/5、The Guardian與Standard四顆星、The Times滿分推薦!加盟環球體系的『The Seldom Seen Kid』,寫下英國Top5+美國潛力榜亞軍,入選2008年Q雜誌「50張年度最佳專輯」、NME「年度專輯」等名單。

入行10年的第五張錄音室新品【Build A Rocket Boys!】,打從專輯名稱、曲目到封面設計,都是Guy偶然間重回童年之地,遇到那些死忠的支持樂迷,還有上張專輯『The Seldom Seen Kid』的備受推崇之下,創作靈感全然湧現!又是張不假他人之手,全員合力扛起詞曲撰寫、製作、混音等大任,創下英國亞軍+美國潛力榜NO.3商業佳績。長達8分鐘的開場“The Birds”,利用一貫陰鬱沉穩的線條勾勒一齣戲劇張力極強之音樂圖像,前段四平八穩的循序漸進,到了後段情緒瞬間攀高,弦樂和堆疊唱和引進,澎湃的激動感油然而生;琴鍵聲從頭到尾不斷鮮明敲擊,透著些許冷冽感,後續點綴的口哨以及溫潤合音,讓闡述保護孩童遠離媒體侵蝕和街頭暴力危險之歌“Lippy Kids”,透出絲絲動人暖意;氣勢磅礡的“Neat Little Rows”,熱血添入波濤洶湧的聲線;晶瑩剔透的內斂小品“Jesus Is A Rochdale Girl”,閃爍舒服無壓的新式民謠曲韻;靜謐的“The Night Will Always Win”,如同被夜色籠罩,整個附著黑暗迷離氛圍。Elbow再次成功駕馭靈魂感官,提供極具巧思的細膩編曲,與感染力強烈的獨特魅力。